欢迎进入慈溪市云城基督教堂网站!
慈溪市云城基督教堂
139-5829-4372
每日灵修
每日灵修
每日灵修
每日灵修 您的位置:首页 > 每日灵修
大卫在患难中的求助祷告
2023-08-23 23045 返回列表

大卫在患难中的求助祷告

张权开牧师

【诗6:1-10】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用丝弦的乐器,调用第八。)耶和华啊,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,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。耶和华啊,求你可怜我,因为我软弱!耶和华啊,求你医治我,因为我的骨头发战!我心也大大地惊惶。耶和华啊,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?耶和华啊,求你转回搭救我;因你的慈爱拯救我。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,在阴间有谁称谢你?我因唉哼而困乏,我每夜流泪,把床榻漂起,把褥子湿透。我因忧愁眼睛干瘪,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。你们一切作孽的人,离开我吧!因为耶和华听了我哀哭的声音。耶和华听了我的恳求,耶和华必收纳我的祷告!我的一切仇敌都必羞愧,大大惊惶;他们必要退后,忽然羞愧。

一、痛苦中祈求神怜悯

【诗6:1-3】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用丝弦的乐器,调用第八。)耶和华啊,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,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。耶和华啊,求你可怜我,因为我软弱!耶和华啊,求你医治我,因为我的骨头发战!我心也大大地惊惶。耶和华啊,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?

诗篇第6篇是“悔罪诗”的第一篇,诗中虽无明显悔罪之词,但整个精神在说明忧愁,痛苦的根源是因为罪。故此才会有“......不要在怒中责备我,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。”这是认识到自己有罪求赦免的表现。另外还有(诗6:6-7)“我因唉哼而困乏。我每夜流泪,把床榻漂起,把褥子湿透。我因忧愁眼睛干瘪。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。”这段读白,应验了另一篇悔罪诗,(诗51:17)“神所要的祭,就是忧伤的灵。神阿,忧伤痛悔的心,你必不轻看。”诗篇第6篇也是一首“病中祷告之诗”。用“疾病的痛苦”,表现神的管教惩罚。在疾病痛苦,内忧外患的磨难当中,诗人急切的恳求神。大卫在沮丧当中,问神这个磨练要到什么时候?比肉体痛苦的是心灵的痛苦。诗人的心中总是摆脱不了神已经不再喜悦他了的念头。这是每一个因犯罪而遭受管教的人的共同反应和小信。大卫发出痛苦的哀鸣“耶和华阿,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?”隐约表达了诗人寄希望于神的拯救是解除自己一切痛苦的根源。

下载.jpg

二、深情的悔改和祈求

【诗6:4-5】耶和华啊,求你转回搭救我;因你的慈爱拯救我。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,在阴间有谁称谢你?

表达了对上帝之赦免的渴求之后,大卫开始盼望新的生活,他深情地祷告:“耶和华啊,求你转回搭救我,因你的慈爱拯救我。”大卫在这个诗句中表露了一个重要的意思:当上帝停止了对他的“责备”和“惩罚”之后,他最需要的就是上帝的“搭救”和“拯救”。大卫知道,因着上帝的“责备”和“惩罚”,他的生活变得没有趣味。不过他相信,因着上帝的赦免,他的生活必将回归正常。大卫相信,上帝有办法使这种令人尴尬的生活临到他,当然也有办法将这种生活挪开。

大卫盼望上帝的拯救,也坚信上帝的拯救,原因是他相信上帝的慈爱,他在祷告中如此说:“因你的慈爱拯救我。”这句话中的“慈爱”,是这个祷告的关键,既是上帝之所以赦免大卫之过犯的关键,也是大卫之所以盼望上帝之施恩的关键,没有这个“慈爱”,一切都将化为乌有。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并经历上帝的慈爱。

为了表达对上帝之慈爱的信心及对上帝之拯救的盼望,大卫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词汇——“转回”。这个描述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他把上帝比作一位因孩子犯错而生气的父亲,他背对着孩子,不愿意理会他,而孩子却苦苦央求父亲,等待他“转回”,使父亲面对着他,而不再背对着他。大卫能感受到,当自己犯罪之时,上帝就好比背对着他的父亲,所以他恳求上帝“转回”,能以面对着他。是的,我们的上帝诚然是一位慈爱的父亲,我们犯罪时,他当然也会管教我们,但当我们愿意悔改时,他必“转回”,不再追讨我们的罪。对于上帝的父性以及他的慈爱与赦免,大卫在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中写道:“耶和华有怜悯,有恩典,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慈爱。他不长久责备,也不永远怀怒。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,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。天离地何等的高,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;东离西有多远,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。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,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。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,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。”(诗103:8-14)大卫祈求上帝的“转回”时,正是基于这一信念。

祈求上帝“转回”时,大卫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,恳求他的父亲,而第5节的祷告,大卫更像孩子。他说:“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,在阴间有谁称谢你?”这里的“阴间”一词,原文意思是“坟墓”或“死人之地”,本句中的意思应该是后者,与上一句中的“死地”意思相同,是指人死了之后的居所。诗人知道,敬拜、赞美这类与信仰有关的活动,都是活人的权利,死去的人不能继续侍奉上帝。大卫恳求上帝的“转回”后,似乎在提醒上帝:倘若你不拯救我,我便会死亡,而我死亡后,就到了“死地”,到了“阴间”。那时,我将不能“记念你”,也无法“称谢你”。他好像要把上帝不拯救他的“弊端”指出来,提醒上帝“权衡利弊”。他要上帝明白,不拯救他,对上帝也没有什么意义,其结果就是没有人记念他,也没有人称谢他。从理论上讲,大卫这样的祷告很可笑,但从情感上来讲,却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真诚以及对上帝的信心。

三、为罪忧伤痛哭流 
  【诗6:6-7】我因唉哼而困乏,我每夜流泪,把床榻漂起,把褥子湿透。我因忧愁眼睛干瘪,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。

诗篇6:6-7节极度夸张,以表现他强烈的痛苦。不单是肉体的疼痛,还有精神的痛苦,导致他心力交瘁。如果这首诗歌的背景也和3-5篇一样,是因押沙龙的背叛而引起的,那就很容易理解一个父亲的丧子之痛,以及因自己的罪,神的管教,使子女们也都忘恩负义的痛苦。

1、每夜流泪(诗6:6上)
2、床榻漂起(诗6:6中)
3、褥子湿透(诗6:6下)
4、眼睛干瘪(诗6:7)
大卫赤露地向神敞开自己痛苦的心,泪流成河。罪带来的是极度的伤痛,以致每晚流泪不得安眠。“漂起”、“湿透”都是诗歌文体中常见的夸张法,“眼睛衰老、没有生机”,都是由于罪的缘故,罪实在太可怕了。我们有受罪的缠磨,终日愁苦吗?我们也可以坦白向神,不管是充满了愤怒还是失望,因惟有神了解我们,并且为我们作最好的安排。愤怒和失望或会在外表现出急躁不安,或会转化成内心的抑郁。因着我们信靠全能的神,我们不要为环境所左右,或是被罪疚所压倒,只要坦然地来到神面前。祂将会帮助我们,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的痛苦转移到祂奇妙的同在上。我们从诗人所描述的景况,了解到他正处于何等深的痛苦中。他因唉哼而极度困乏。他每夜流泪,以致枕头湿透,床榻也被泪水沾湿。他因极深的忧愁,眼睛也凹下去,而他又因一切的敌人的压迫,视觉也变得模糊。烦恼似乎充溢着他的生命,以致他不能再忍受。因此他来到神的面前来祷告,来祈求。

四、凭信心向仇敌宣告

【诗6:8-10】你们一切作孽的人,离开我吧!因为耶和华听了我哀哭的声音。耶和华听了我的恳求,耶和华必收纳我的祷告!我的一切仇敌都必羞愧,大大惊惶;他们必要退后,忽然羞愧。

诗人由被拒绝到再被接纳,是由于他专一的呼求神,并以信心接纳祂的应允,他流泪的祷告得着回应,再不受罪的控诉,死亡的缠扰。今天信徒在基督里享有绝对的祷告权柄,若神永远是可信可靠的,我们的信靠有多少呢?我们是否常因缺乏信心,以致未曾经历神应允的响应呢?是否我们的祷告,缺乏信心,不足以使神应允,或是我们的祷告根本不合神的心意呢?但是大卫却凭着信心向仇敌宣告。

1、对有形的仇敌---对头的夸胜(诗6:8)
因为大卫知道神听了他的祈祷,所以他就放胆叫作孽的人离开他。当大卫被仇敌攻击的时候,他知道是神的许可。就如(撒下16:9-10),大卫被迫离开耶路撒冷逃亡的时候,示每落井下石咒骂大卫“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对王说,这死狗岂可咒骂我主我王呢?求你容我过去,割下他的头来。王说,洗鲁雅的儿子,我与你们有何关涉呢?他咒骂是因耶和华吩咐他说,你要咒骂大卫。如此,谁敢说你为什么这样行呢?”因此面对仇敌的BP,大卫忍耐祷告。当他得到神的回应,心中平安,知道神已经赦免他的时候,他就向仇敌宣告。“你们一切作孽的人,离开我吧。因为耶和华听了我哀哭的声音。”就是耶和华已经伸手搭救我了。

2、对无形的仇敌---魔鬼的夸胜(诗6:9-10)
“耶和华听了我的恳求。耶和华必收纳我的祷告。”说明,神已经赦免了我。你们这些作孽攻击我的仇敌,已经没有了控告的把柄。大卫知道他的疾病是神的管教,魔鬼的攻击。但此时,大卫认罪悔改,并且得着赦罪的平安。他就起来向魔鬼宣告夸胜。今天我们也要这样向魔鬼宣告,主耶稣的宝血,已经洗净我们的罪,魔鬼牠再也不能控告我们了。“哀哭的声音”无论哪一国哪一族都是一样的,不用言语,神看人的内心就知道他们的苦闷。忧伤痛悔的心胜过千言万语的忏悔。人与神和好了,他的仇敌就成了神的仇敌。谁能敌挡神呢?一切敌挡神的人必“忽然羞愧。”这是依靠神的人的依仗和夸胜。大卫得到确据,知道耶和华已经听了他哀哭的声音,他的祷告已经蒙应允。他因这确据而得着力量,吩咐他的仇敌散去。他不再受他们的威胁,因为他知道耶和华起来惩罚他们的时候,他们将忽然羞愧地败退。从急切的恳求,到平安的宣告。这是每一个在磨难当中的人,最大的期盼。我们的祷告,是否有这样的果效?

结论:《诗篇》第6篇是大卫的忏悔诗,描写了诗人从哀哭到歌唱的心路历程,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就是诗人的悔改。这首短短的诗歌,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。圣经称大卫是合上帝心意的人(撒上13:14;徒13:22),这并不表示他就是完全人,是不会犯罪的人。事实上,大卫与我们一样,也是有血有肉的人,一样会犯罪,他的可贵之处在于,犯罪之后懂得悔改。今天的我们,也会犯罪,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向上帝悔改。但愿我们都能深刻认识这位慈爱的上帝,“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,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。一宿虽然有哭泣,早晨便必欢呼。”(诗30:5)


二维码
慈溪市云城基督教堂 张牧师:139-5829-4372 徐秋兰长老:139-6827-4627 陈长元主任:138-0582-2826 地址: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云城村新周塘路283-14号
Copyright © 2022 慈溪市云城基督教堂 版权所有  浙ICP备2022026014号-1  XML地图